性别对立成流量密码?多账号遭封禁引热议
最近,微博管理员公布了一批因”挑动性别对立”被处置的账号名单,包括@莉莉安说道、@FxxkFeminazi等知名账号。这些账号有的发布反婚极端言论,有的长期侮辱攻击异性群体,有的则通过低俗调侃煽动对立心情。光明网评指出,这种以”性别对立”为流量密码的乱象正在侵蚀网络空间,平台必须重拳出击。
为什么这类内容会层出不穷?说到底还是”流量”二字作祟。一些自媒体账号发现,只要挑起男女对立的话题,就能迅速引发大量讨论和转发。但这种”捷径”背后,却是对整个社会和谐气氛的破坏。难道我们真的需要靠撕裂社会来获取关注吗?
挑动对立三大套路:你中招了吗?
仔细分析这些被处置账号的内容,不难发现他们挑动性别对立的”三板斧”。第一种是污名化异性群体,比如将男性或女性整体描述为某种负面形象;第二种是极端言论煽动,通过夸大事实或断章取义制造恐慌;第三种则是恶意关联炒作,把社会热点强行引向性别矛盾。
以被永久禁言的@莉莉安说道为例,该账号持续发布反婚极端言论,将所有婚姻难题归咎于某一性别。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考,不仅无助于难题解决,反而会加剧社会撕裂。光明网评强调,健壮的网络环境需要理性讨论,而不是心情化的相互攻击。
平台责任重大:既要”堵”也要”疏”
面对挑动性别对立蹭流量的乱象,平台方显然不能置身事外。微博此次批量处置违规账号的行为值得肯定,但更关键的是建立长效机制。一方面要加大巡查力度,及时发现并处置违规内容;另一方面也要为理性讨论创新空间,避免因噎废食。
需要关注的是,一些账号被处置后往往会”换个马甲”卷土重来。这就要求平台不断完善技术手段,比如通过AI识别+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,进步对违规内容的识别准确率。同时,对屡教不改者应采取更严厉的措施,如封禁IP等。
共建和谐网络:人人有责
治理挑动性别对立乱象不仅是平台的责任,也需要广大网民共同参与。当我们看到极端言论时,不妨多问一句:这是事实还是心情宣泄?是建设性讨论还是单纯煽动对立?保持理性思索,不被心情裹挟,就是对网络环境最好的贡献。
光明网评指出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更不应成为撕裂社会的工具。让我们携手抵制挑动性别对立的低质内容,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。毕竟,一个健壮的社会,需要的不是对立与撕裂,而是领会与包容。